广州地铁十号线(西塱~杨箕东)、十二号线西段(浔峰岗~广州体育馆)和十二号线东段(二沙岛~大学城南)三条(段)线路股票10倍配资,已于6月29日开通运营。广州地铁新增了46km线路和16座车站,总运营规模达到751km、309座车站(换乘站只计一次),居于国内前三。
作为广州市民期盼已久的线网“X”形对角线,十号线、十二号线的开通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线网研究工作以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广交研”)编制了多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线网方案由最初的“十”字线网演变为现状“环+十字+对角线+放射线”复合结构线网,以适应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需要。作为“X”形对角线,十号线、十二号线进一步加密了中心区线网,提供了对角线方向的直达通道,增强了中心辐射能级。
广交研负责开展了两线的线路规划、客流预测、控制性详细规划、交通衔接规划和规划咨询协调等工作,助力线路顺利开通。基于现状土地利用、城市出行特征及手机信令等数据,广交研研判了新线开通为广州带来的变化。
新线助力线网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1000万人次以上
广州地铁2024年全年日均客运量为888万人次,十一号线开通后客流进一步增长,2025年上半年工作日日均客运量为944万人次,新线开通前一周(6.23~6.27)工作日日均客流达978万人次。预计十号线、十二号线客流稳定后,线网总客运量相比新线开通前将增加50万人次/日以上,广州地铁线网工作日日均客流量稳定达到1000万人次以上,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又一座常态化超千万地铁客流城市。
新开线路惠及六个行政区,海珠、白云受益最大
新线开通后,全市轨道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由38.8%提升至40.5%。新开通线路途经荔湾、海珠、越秀、白云、番禺、天河六区,其中海珠、白云两区新增地铁里程和车站数量最多,受益最大。
十号线作为海珠区的又一条南北向过江线路,将实现海珠西部人口密集区与就业中心天河区在对角线方向的直接连通,有效提升了海珠区的轨道可达性。海珠区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由现状的72.6%提升至78.3%,线网密度达到0.91km/km²,仅次于越秀区(1.13km/km²)位列全市各区第二。
新线开通前后站点800米覆盖区域示意图
十二号线西段开通后成为白云区第一条东西向地铁线路,串联二号线、八号线、六号线三条既有南北向进出城线路,实现三线之间的横向连接,为白云近郊及广州外围区进城客流提供更多乘车路径选择。白云区站点800米人口岗位覆盖率由现状的29.6%提升至33.8%。
十二号线东段与地铁四号线连续三站换乘,大学城南站升级成为三线换乘站,番禺与海珠两区的轨道衔接更加紧密。
作为线网规划中的横跨中心城区的“X”形对角线,十号线和十二号线对广州地铁线网功能提升意义重大,但初期两线均未全线开通,线路长度较短,功能定位为短距离市区线,其规划功能需等待全线开通才能完整实现。
重大枢纽和体育场馆可达性提升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1月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届时广州将承担大量比赛任务,对枢纽和体育场馆的交通提出了高要求。
新线开通前,广州白云站与地铁八号线石潭站通过换乘通道衔接,步行时间约8~10分钟,旅客换乘较为不便。7月1日起,广州白云站承接广州站始发终到的54列普铁列车,铁路枢纽功能进一步增强,新线开通对白云站的客流疏解将发挥更大作用。经测算,广州白云站30分钟轨道出行(轨道+步行)范围覆盖常住人口将达到284万人,相比开通前增加196万人,广州白云站枢纽辐射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能更好地服务暑期高峰对外出行客流以及全运会期间观赛客流。
广州白云站枢纽30min轨道可达范围变化示意图
广州体育馆是第十五届全运会U18男子排球、体操(蹦床)等项目的比赛地点。地铁十二号线西段广州体育馆站开通后,广州体育馆30分钟轨道出行范围覆盖常住人口388万人,相比开通前增加39万人,市民前往观赛将更加便捷。
广州体育馆30min轨道可达范围变化示意图
十二号线初期分段开通,东、西两段未能直达市中心,待线路全线开通后,旅客到达广州白云站和广州体育馆的便捷性将进一步提升。
金沙洲新增进出岛线路,“双地铁”有望缓解出行困局
金沙洲长期以来面临人口激增与地理困局的矛盾,交通设施配套滞后于人口增长。目前金沙洲往广州方向全日进出岛出行需求超过40万人次(双向),其中32.8%为白云区内部出行,荔湾区、越秀区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24.3%和20.7%。地铁六号线作为新线开通前唯一的进出岛线路,服务了金沙洲往荔湾、越秀方向的出行,承担了约13.4万的出行需求,线路早高峰期间拥挤严重,沙贝站至如意坊站区段进城方向满载率超过85%,乘客出行体验不佳。
十二号线开通后,金沙洲迎来了第二条进出岛地铁线路,往白云区方向的轨道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将对既有六号线进出岛区段客流压力带来一定缓解,或将吸引一部分电动车用户改乘地铁出行。新开通浔峰岗北站将分担一部分金沙洲北部及佛山客流,缓解既有浔峰岗站客流组织与交通衔接压力。待十三号线二期等线路开通后,十二号线西段换乘条件更加完善,将分流更多六号线客流,进一步缓解金沙洲对外出行的客流压力。
金沙洲往广州方向对外出行目的地分布
十号线、十二号线开通后,广州地铁网络进一步向“环+十字+对角线+放射线”复合结构迈进,新线开通改善了既有交通出行状况,将推动人口向新兴板块疏解,产业向新线沿线集聚,为广州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南方+记者 李鹏程
通讯员 穗规资宣股票10倍配资
闻喜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